您当前的位置:彭大成律师网 > 损害赔偿 广东律师网 广东律师事务所 广州律师 广州律师事务所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立案标准和犯罪构成

本站:www.pengdacheng.com  时间:2014-03-25  来源:  作者:彭大成律师

本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

  刑法第221条的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由此可见,构成本罪,必须达到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标准。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1项规定,“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直接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达到50万元以上。

  所谓商业信誉,是指企业因其生产、经营及其效益,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好的评价和赞誉。

  所谓商品声誉,是指商品因其价格、质量、性能等在社会上尤其是消费者中所获得的好的评价和赞誉。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2项规定,“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是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根据《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附则中的有关规定,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本罪立案标准第1项规定的标准,并且已经达到该标准的80%以上,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0万元以上。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同时具备“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的情形之一,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至于“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造成恶劣影响”的具体标准,应当结合具体案件进行综合评定。

  本罪的构成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情节严重或者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经营者的商业信誉权、商品声誉权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商业诽谤的行为,即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

  该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要有捏造并散布一定虚伪的事实的行为。一般指无中生有地编造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实"并公之于众的行为。

  (2)该虚伪事实必须是能够使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下降的事实。

  (3)该虚伪事实可以是关于任何经营者的。一般来说,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都是为了降低他人的竞争力,以使自己从中获利,因此其行为所直接指向的一般都是他的竞争对手。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实践中,本罪主体多是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经营者。

  4.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具有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目的。犯罪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泄私愤、不正当竞争等,但无论动机如何,均不影响本罪的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本罪的认定

  1.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首先,应当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如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生产者、经营者商品有掺假、低劣现象的,对这种行为应予法律保护和支持。

  其次。要划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对于那些实施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2.本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的界限。主要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他人的商誉权和社会经济秩序,其行为对象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后者侵犯的客体是人身权利,其行为对象只能是自然人。

  3.本罪与假冒他人商标罪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为商誉权;后者为商标专用权。(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者以语言、文字等为手段,捏造、 散布虚伪事实;后者是以假冒他人商标为其客观方面特征。

  本罪的量刑

  根据刑法第221条的规定,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如何确定案件管辖问题的批复

      下一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把这个法律信息分享到需要人吧!分享让您更加快乐!
更多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
Copyright (C) 2010 pengdach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对本网站文字及图片进行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268号广州交易广场1207、1208室 联系人:彭大成律师 电话:13556144166 传真:020-83510113
工信部备案:湘ICP备12014175号-1 管理员邮箱:1020275379@qq.com 中文版网站管理 sitemap